您的位置 互联网 正文

南京一公墓直播“代客扫墓”:事先预约 无需单独付费

来源:新京报 发表于  2017-03-21 11:53:33

哀乐环绕,西装革履的男子手捧鲜花,表情肃穆,穿过一排排黑色大理石墓碑基座,在一座墓碑前站定,弯腰、献花、鞠躬。在男子身旁,一名工作人员举着手机,将现场场景实时直播。

这是近日,发生在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的一幕。清明节前夕,这一南京最大的公墓推出“代客扫墓”服务,并在线直播全程。逝者亲属向公墓方提出申请后,雨花台功德园将开设一间视频直播间,亲属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号,在输入密码后即可观看“代扫”全程。

雨花台功德园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,开设微信直播的背景,是现代人生活半径增大,导致原本作为“刚需”的回乡祭扫,成为“奢侈品”。而“待客扫墓”直播项目的技术方则向新京报记者强调,用户只有通过密码才可观看画面,且会对画面传输进行加密,确保用户隐私不泄露。

雨花台功德园通过微信公号,向用户展示“线上全景”画面,直播时用户可看到类似画面。雨花台功德园通过微信公号,向用户展示“线上全景”画面,直播时用户可看到类似画面。

微信直播“代扫”全程

清明临近,位于南京近郊的雨花台功德园,再一次进入祭扫高峰期。由于时间或空间等原因,部分逝者亲属不能到场祭扫,“代客扫墓”也就应运而生。而在今年,依托新技术,雨花台功德园推出微信“直播代扫”,并随即引发关注。

通过微信搜索,关注公号“南京雨花功德园”,在界面底部,出现“在线陵园”栏目。点击后,用户可以选择包括“网上祭扫”、“灵堂追思直播”和“墓区祭祀直播”三种服务。

雨花台功德园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“在线陵园”的后两种项目,均为现场直播,前者在灵堂(室内)进行,而后者则在墓区(室外)开展。

上述工作人员介绍,逝者亲属在提出“代扫”申请后,公墓会发送一组密码。到双方约定的祭扫时间后,亲属通过微信公号,点击“直播”选项,同时输入密码,即可观看祭扫现场实时画面。而这些画面,均来自墓园工作人员的手机直播。

新京报记者从雨花台功德园获悉,“微信直播”祭扫过程,为今年首次推出,在国内也没有先例。雨花台功德园一名负责人透露,直播项目为墓园服务的一种,除祭扫所用的鲜花等物品外,亲属不需为此单独付费。

公开资料显示,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成立于1999年,企业性质为全民所有制分支机构,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墓葬及殡葬服务,紧邻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,目前为南京市内最大的公墓。

公墓方称系“因时而变”

原本作为民俗的扫墓,通过新技术,实现了“现场直播”。雨花台功德园向新京报记者回应称,这一新政的推出,主要是因为“时代在变”,也考虑到当下的社会现实。

雨花台功德园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由于人们生活半径的扩大,加之国人“叶落归根”的观念,使得不少安葬于墓园内的逝者,其亲属本身并不居住在南京市,不少还住在国外。以往每年的祭日、清明等时节,这部分家属往往需要从世界各地赶回南京扫墓,而如果当年出现了意外情况,往往就不能成行。

“能回来的肯定都能回来,但是回不来的,就真的没有这个条件。”上述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在雨花台功德园内,由于路途等因素,“不方便”的亲属,至少有一百户。往年,陵园会应亲属之约,对相关墓地进行“代扫”,并拍摄照片并发送。而在今年,通过与南京一家网络技术公司的接触,墓园萌生了“直播”的想法。

雨花台功德园在线直播项目技术方,南京润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曹萃告诉新京报记者,为了更好的“直播”体验,墓园购置了可进行3D拍摄的手机,并增强了墓园内的移动信号。

“人的生活场景出现了变化,作为‘刚需’的扫墓,也相应需要因时而变。”雨花台功德园办公室主任胡静介绍,目前,已有不少人提出了直播预约。

■ 追问

直播是否会泄露隐私?

开发者称画面经过加密,用户凭密码观看

用户在确定代扫后,会收到一个密码,只有输入这个密码,才可以观看直播视频,确保隐私不会泄露。微信截图用户在确定代扫后,会收到一个密码,只有输入这个密码,才可以观看直播视频,确保隐私不会泄露。微信截图

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,多名南京市民表示,雨花台功德园此举“很新鲜”,并且愿意进行尝试。

不过,祭扫画面实时上传至网络,有网友质疑,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此举,在方便了亲属的同时,也暗藏泄露隐私的风险。对此,直播技术的开发公司向新京报回应称,通过对在线观众准入门槛的设置,可以实现对隐私的保护。

南京润米网络技术公司负责人曹萃称,“直播扫墓”项目,是对微信直播的二次开发,在设计上本身已经考虑到了隐私的问题。他介绍,用户在提出观看直播的申请后,后台会单独建立一个直播间,并生成唯一的密码。如果没有密码,则无法获得现场图像。此外,画面在传输过程中,会进行加密。

曹萃介绍,通过直播后台,可以对观众进行管理,如果发现有亲属以外的观众,可以“实时”进行清理。他表示,目前的直播技术可以实现同时约百人在线观看同一场直播,未来还可进行扩容。

■ 延展

网络“代扫”服务收费数百元

咨询者多下单少,专家称应鼓励创新

记者注意到,在部分网络购物平台,“代扫”早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

在购物网站输入“代扫墓”,可搜索到近百个提供类似服务的商家,注册地遍及全国各地,收费在数十元至上千元不等,普遍在300元左右。一些卖家甚至提供花篮、祭扫“一条龙”服务。

一名北京卖家告诉记者,除了常规的送花篮等项目外,店内还提供“敬烟、敬酒、代哭”等服务,价格超过500元。不过其也表示,尽管来咨询的不少,但是实际下单者并不多。“一般是全家在国外生活,实在不方便回国祭扫的,会让我们代扫一下。”

直播扫墓、网络代扫,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,传统民俗也遭遇了变革。北京民俗学会民俗专家高巍认为,在农耕社会,扫墓本不是什么难事。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、人口迁徙常态化,到了清明祭祖时节,远在外地的人们不能及时赶回,对于先人情感的表达也受到限制,“这是一个普遍现象”。

高巍认为,现代科技对传统民俗的影响,主要来自于形式,南京雨花台功德园的尝试,对于移风易俗、推动殡葬改革都有积极意义,“社会发展,民俗也需要发展。”

■ 链接

建网上纪念馆南京曾推“云祭扫”平台

新京报记者注意到,利用新技术影响传统民俗,南京此前已有尝试。

2010年起,南京市内一些墓园便创建了“云祭扫”平台,市民通过手机或电脑,可以调阅云系统里储存的亲人视频资料。此外,墓园方还提供逝者“网络纪念馆”服务,对逝者生前的影像资料等进行存储。

当地媒体报道称,目前南京全市超过1000位逝者建有网上纪念馆,其中访问量最多的,超过200万人次。而在2016年,雨花台功德园据此推出“3D生态云葬”,即每个墓碑上刻有一个二维码,亲属扫码后,即可进入逝者的网上纪念馆。

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王煜 实习生 陈维城

推荐阅读

要闻推荐

焦点新闻

热门图片

未经金融界网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!